MoneyDJ新聞 2025-06-25 09:47:35 記者 羅毓嘉 報導
從台灣ASIC設計服務公司創意(3443)、世芯-KY(3661)、巨有科技(8227)與智原(3035)近期陸續公開的研發進展與業務進度,不難看出AI應用持續驅動產業升級,也同步推升對先進製程與高階封裝的需求。在大型雲端平台(CSP)、AI訓練與推論晶片需求同步加溫下,台系ASIC廠商正以更強的系統整合能力與IP平台基礎,切入AI與邊緣AI晶片的設計服務鏈,持續擴大在先進製程的市占率。
智原已成功量產2.5D先進封裝專案,且2025年可望取得超過10顆先進製程ASIC定案,包含多個AI與邊緣AI應用。另一方面,創意也自Q1起開始量產首代AI ASIC,並積極佈局第二代產品,鎖定HBM3高頻寬記憶體整合方案與interposer設計服務,從晶片規劃階段便參與客戶AI加速器產品設計。
世芯-KY雖預估2025年營收將年減10%至20%,但實際上,這是因為產品進入世代交替期所致。其與亞馬遜AWS合作的AI推論與訓練晶片專案持續深化,目前已有Trainium 3設計專案進入設計定稿階段,預計於今年Q4進入量產。
此外,世芯-KY也正著手啟動多項2奈米專案,並預計在年底前進入3奈米量產階段。業界認為,世芯與AWS的長期合作模式,將使其在高階AI ASIC領域持續保有技術主導優勢。
而巨有雖規模相對較小,但在NRE(委託設計)業務上的斬獲亦不容小覷。巨有今年前4個月NRE接單金額已超過去年全年水準,近期更接獲多筆6奈米、7奈米等高速介面AI晶片的急單,展現出靈活反應能力與技術能量。特別是在中美科技競爭升溫、客戶尋求供應鏈多元化之際,巨有以中小型客戶切入AI邊緣應用、車用與工業AI晶片的NRE市場,也打開新的成長動能。
事實上,AI與邊緣AI應用已成為驅動ASIC設計需求爆發的主軸,促使業者同步推進幾項技術路線。首先,先進製程明顯成為必爭之地,四家業者無不積極投入5奈米以下的設計與Tape-out。無論是世芯與AWS合作切入2奈米Trainium系列,抑或智原與創意的5/4/3奈米案源擴張,都顯示先進製程能力已是接案關鍵門檻。
而高速記憶體整合與先進封裝亦成焦點。創意與智原分別在HBM3、2.5D封裝與3D IC設計領域持續投入,對於AI晶片中最吃頻寬與資料吞吐的架構設計提供高度加值服務。這意味著,台灣ASIC業者已不僅止於邏輯設計與代理投片的業務,而是逐漸承擔起整合封裝、系統架構與供應鏈管理的複合角色。
另一方面,平台化與IP資產重用趨勢成形。智原持續拓展IP組合,巨有則建立模組化NRE設計流程,世芯與創意亦透過自有工具鏈與設計平台,縮短多客戶接案週期與開發成本。這種從「專案導向」走向「平台經濟」的轉型,不僅提高獲利能力,也有助於建立長期客戶黏著度。
面對雲端巨頭自主晶片策略興起,以及AI、車用、工控等市場百花齊放的需求態勢,台系ASIC廠正在供應鏈中扮演越來越關鍵的角色。具備前端系統架構理解、先進製程經驗與封裝整合能力的服務商,將更有機會成為全球AI硬體競賽中不可或缺的一環。台灣正從「代工設計」轉型為「技術主導」的ASIC強權,業界預期,下一階段的競爭關鍵,將是異質整合、封裝創新與低功耗演算法的導入能力。